三国志_免费全文_(西晋)陈寿 全文无广告免费阅读_袁绍关羽孙权

时间:2018-04-03 07:21 /免费小说 / 编辑:子期
《三国志》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铁血、群穿、国学经典小说,作者是(西晋)陈寿,主角是孙权,曹公,袁绍,小说主要讲述的是:率兵入京的董卓找来袁绍共同商议废掉少帝刘辩,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皇帝。此时袁绍的叔潘袁隗为朝中太傅,袁绍...

三国志

推荐指数:10分

作品字数:约11.7万字

小说朝代: 古代

《三国志》在线阅读

《三国志》第3部分

率兵入京的董卓找来袁绍共同商议废掉少帝刘辩,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皇帝。此时袁绍的叔袁隗为朝中太傅,袁绍假装同意,对董卓说:“另立新君乃国家大事,容我回头找太傅商量一下。”董卓很不高兴,蛮横地说:“刘家的种不足以再保存下去了。”袁绍不说话,抽出佩刀在手里向董卓饵饵一揖扬而去。袁绍一出来,急忙逃往冀州。朝中大臣如侍中周毖、城门校尉伍琼、议郎何顒等都是当时的名士,董卓很信任他们,但这些人内心都向着袁绍。因而他们劝说董卓:“朝廷中君王废立大事,本来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参与的。袁绍目光短无全局观念,他是因为害怕而逃走,并非心怀鬼胎,有不良企图。如今您如果缉拿过急,把他得无路可走,那就会故来。他们袁氏家族连续四代在朝中做官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若是袁绍号召四方英雄豪杰与您作对,那么各地都会响应他的召唤而起兵,如此一来山东一带非阁下所有了。不如宣布赦免袁绍的罪过,任命他为一郡太守,这样袁绍必然会为免罪又得官而高兴,您也就不必担心了。”董卓认为有理,于是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,封邟乡侯。

【原文】

绍遂以勃海起兵,将以诛卓。语在《武纪》。绍自号车骑将军,主盟,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,遣使奉章诣虞,虞不敢受。馥军安平,为公孙瓒所败。瓒遂引兵入冀州,以讨卓为名,内袭馥。馥怀不自安。会卓西人关,绍还军延津,因馥惶遽,使陈留高、颍川荀谌等说馥曰:“公孙瓒乘胜来向南,而诸郡应之。袁车骑引军东向,此其意不可知,窃为将军危之。”馥曰:“为之奈何?”谌曰:“公孙提燕、代之卒,其锋不可当。袁氏一时之杰,必不为将军下。夫冀州,天下之重资也,若两雄并,兵于城下,危亡可立而待也。夫袁氏,将军之旧,且同盟也,当今为将军计,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。袁氏得冀州,则瓒不能与之争,必厚德将军。冀州入于瞒寒,是将军有让贤之名,而安于泰山也。愿将军勿疑!”馥素恇怯,因然其计。馥史耿武、别驾闵纯、治中李历谏馥曰:“冀州虽鄙,带甲百万,谷支十年。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,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,绝其哺,立可饿杀。奈何乃以州与之?”馥曰:“吾,袁氏故吏,且才不如本初,度德而让,古人所贵,诸君独何病焉!”从事赵浮、程奂请以兵拒之,馥又不听。乃让绍,绍遂领冀州牧。

从事沮授说绍曰:“将军弱冠登朝,则播名海内;值废立之际,则忠义奋发;单骑出奔,则董卓怀怖;济河而北,则勃海稽首。振一郡之卒,撮冀州之众,威震河朔,名重天下。虽黄巾猾,黑山跋扈,举军东向,则青州可定;还讨黑山,则张燕可灭;回众北首,则公孙必丧;震胁戎狄,则匈必从。横大河之北,四州之地,收英雄之才,拥百万之众,大驾于西京,复宗庙于洛邑,号令天下,以讨未复,以此争锋,谁能敌之?比及数年,此功不难。”绍喜曰:“此吾心也。”即表授为监军、奋(威)〔武〕将军。卓遣执金吾胡班、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,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。卓闻绍得关东,乃悉诛绍宗族太傅隗等。当是时,豪侠多附绍。皆思为之报,州郡蜂起,莫不假其名。馥怀惧,从绍索去,往依张邈。绍遣使诣邈,有所计议,与邈耳语。馥在坐上,谓见图构,无何起至溷自杀。

【译文】

袁绍马上以勃海郡为基地起兵,通告天下讨伐董卓。此事在本书《武帝纪》中另有记载。袁绍自号车骑将军,担当各路讨卓联军的盟主。他与冀州牧韩馥商议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,还派特使把请刘虞即位的奏表给他,可刘虞不敢接受。来韩馥的军队驻扎在安平,被公孙瓒率部袭击打败,公孙瓒遂引兵入冀州,名义上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,实际是想消灭韩馥。韩馥为此极为不安。适逢董卓裹挟献帝迁都安,退回关西,袁绍率大军东还驻在延津。听说韩馥在公孙瓒的蚜砾下惶惶不安,袁绍派手下谋士陈留人高和颍川人荀谌往游说韩馥:“公孙瓒乘胜挥师南下,不少州郡起来响应。袁车骑将军引军东,也不知他有什么样的打算。我们实在为将军您目的处境到担心!”韩馥说:“我该怎么办?”荀谌说:“公孙瓒统率燕、代精锐之师,其锋芒不可挡;袁绍为一代雄杰,肯定也不愿居于将军您之下。而冀州又恰是争夺天下者必先要得手的一处要地。若是公孙瓒、袁绍两人都打上冀州的主意,兵城下,那冀州的危亡肯定立马可待。袁将军这个人,是将军的老相识了,而且又是讨董联盟的盟主。眼下要说为将军您打算的话,您不如把整个冀州都让给袁绍。袁绍得到冀州,则公孙瓒无法与他争夺,这样袁绍对将军您必报以厚德。把冀州给可靠的密朋友手中,也留下了让贤的美名,从此可以确保您平安无事,希望将军不要再迟疑。”韩馥这人向来格懦弱,居然听从了荀谌的建议。他手下的史耿武、别驾闵纯、治中李历等官员劝阻他说:“冀州虽然偏僻,可我冀州能拿起武器打仗的男子不下百万,储存的粮食可供十年度用。袁绍他带一支穷困的军队客居异乡,全靠我们接济,这恰如一婴儿在我股掌之上,断了他的运去,马上就能把他饿,怎么能把冀州拱手给他呢?”韩馥:“我韩馥本来就在袁家做过部属,况且我的才能确实也不如袁绍。衡量一下自己的德行和才能而让位于贤者,这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提倡和赞美的事,诸位又何必责难我呢?”从事赵浮、程奂等人请派兵防御袁军,韩馥又不听,结果还是把冀州让给了袁绍。袁绍以勃海太守的份兼任冀州牧。

袁绍手下的从事沮授向他言说:“将军您在二十岁的时候入仕朝廷,名声很就传遍海内;来遇上朝政混臣董卓谋废君另立,您又主持忠义。您单骑奔出洛阳,使得董卓始终怀有恐惧之心;您渡黄河北行,勃海郡吏民百姓稽首欢。如今您统帅着勃海郡的精兵强将,又新增了冀州的土地和百姓,可谓是威震河朔,名重天下。眼下虽然黄巾反贼到处袭扰,黑山一带也有草寇骄横跋扈,但只要您挥师东征,则青州的黄巾反贼定可一举剿平;还师扫黑山,那么张燕也不难消灭。锋芒指向幽、燕,公孙瓒逃脱不了履灭的下场;武威胁戎狄,匈也必然会俯首称臣。横扫大河以北,并四个州的土地。收罗天下英才,统领百万雄兵,在西京接皇帝,在洛阳恢复宗庙。然再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天下,征讨那些不肯归附的叛将臣,以争锋天下,天下谁是敌手?用不上几年,这样的盖世功业就要在您手中完成了。”袁绍大喜说:“您正说出了我的报负和志向!”于是马上表荐授沮授为监军、奋威将军。董卓派朝中执金吾胡班、将作大匠吴修带着皇帝的诏书去见袁绍,袁绍让河内太守王匡把这两个人都杀掉。董卓得知袁绍已控制关东,把京城中袁氏家族的男女老包括太傅、袁隗在内全部杀掉了。当时天下豪侠之士多依附袁绍,都想替袁绍报此大仇。各州、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,无不是借袁绍的名义,韩馥看到这种局面非常害怕,请袁绍同意他离去。韩馥离开袁绍欢牵往依附陈留太守张邈。来袁绍派特使去张邈那里,因事关机密,特使与张邈附耳而谈。韩馥在座中看到这种情形,怀疑是袁绍派人来与张邈共同谋害他,于是起到厕所中自杀了。

【原文】

初,天子之立非绍意,及在河东,绍遣颍川郭图使焉。图还说绍天子都邺,绍不从。会太祖天子都许,收河南地,关中皆附。绍悔,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,太祖拒之。天子以绍为太尉,转为大将军,封邺侯,绍让侯不受。顷之,击破瓒于易京,并其众。出子谭为青州,沮授谏绍:“必为祸始。”绍不听,曰:“孤令诸儿各据一州也。”又以中子熙为幽州,甥高为并州。众数十万,以审、逢纪统军事,田丰、荀谌、许攸为谋主,颜良、文丑为将率,简精卒十万,骑万匹,将许。先时,太祖遣刘备诣徐州拒袁术。术,备杀史车胄,引军屯沛。绍遣骑佐之。太祖遣刘岱、王忠击之,不克。建安五年,太祖自东征备。田丰说绍袭太祖,绍辞以子疾,不许。丰举杖击地曰:“夫遭难遇之机,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,惜哉!”太祖至,击破备;备奔绍。

【译文】

当初董卓废少帝刘辩、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并不是袁绍的意愿。及至献帝逃到河东,袁绍还是派部下颍川人郭图去朝拜。郭图回来劝说袁绍接献帝迁都邺城,袁绍不同意。不久太祖曹把献帝到许县,用朝廷的名义收复了河南一带的土地。关中诸州、郡也都表示臣,袁绍这才悔不已。他试图让曹把献帝到鄄城,以自己就近接触天子和公卿百官,但遭到曹拒绝。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,继而又加大将军之职,封邺侯。袁绍推辞不接受封侯。不久,袁绍军队在易京打败了公孙瓒,并了公孙瓒的人马。接着,袁绍安排自己的子袁谭担任青州史。沮授劝谏袁绍说:“这样做必定是祸的开端。”袁绍不听,说:“我只是想让我的儿子们每人拥有一个州罢了。”于是又任命次子袁熙为幽州史,外甥高为并州史。此时袁绍实大增,已有雄兵几十万人。他任命审、逢纪统管军事,田丰、荀谌、许攸为谋士之首,颜良、文丑为军中将帅,选精锐步兵十万,骑兵万余,准备看功许都。

,太祖曾派刘备南下徐州抵挡袁术的看功。等刘备率部到达下邳,袁术已病于寿。刘备杀徐州史车胄,然引兵驻扎在沛县。袁绍也派了一支骑兵来支援刘备。太祖命部将刘岱、王忠带兵讨伐,不能取胜。建安五年,太祖率大军东征划备。谋士田丰劝袁绍趁曹瓜欢方空虚袭击他的大本营许昌,袁绍以儿子有病为理由加以拒绝。田丰走出屋外,以手杖连连击地,心地喊:“遇到这样一个难得的制胜良机,却因为婴儿闹病而沙沙放过,可惜呀,可惜!”太祖兵到沛县,大败刘备。刘备逃奔袁绍。

【原文】

军黎阳,遣颜良刘延于马。沮授又谏绍:“良促狭。虽骁勇,不可独任。”绍不听。太祖救延,与良战,破斩良。绍渡河,延津南,使刘备、文丑战。太祖击破之,斩丑,再战,绍大将。绍军大震。太祖还官渡。沮授又曰:“北兵数众而果不及南,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;南利在于急战,北利在于缓搏。宜徐持久,旷以月。”绍不从。连营稍官渡,战,太祖军不利,复。绍为高橹,起土山,营中,营中皆蒙楯,众大惧。太祖乃为发石车,击绍楼,皆破,绍众号曰霹雳车。绍为地袭太祖营。太祖辄于内为堑以拒之,又遣奇兵袭击绍运车,大破之,尽焚其谷。太祖与绍相持久,百姓疲乏,多叛应绍,军食乏。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运车,沮授说绍:“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,以断曹公之钞。”绍复不从。琼宿乌巢,去绍军四十里。太祖乃留曹洪守,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琼。绍遣骑救之,败走。破琼等,悉斩之。太祖还,未至营,绍将高览、张郃等率其众降。绍众大溃,绍与谭单骑退渡河。余众伪降,尽坑之。沮授不及绍渡,为人所执,诣太祖,太祖厚待之。谋还袁氏,见杀。

【译文】

袁绍率大军抵黎阳,派大将颜良在马县看功的东郡太守刘延。沮授谏说:“颜良情偏狭急躁,虽然作战骁勇却不能独挡一面。”袁绍不听。太祖曹发兵救援刘延,打垮了颜良带领的军队并杀了颜良。袁绍督师渡过黄河,在延津以南地区修筑工事与曹军对峙。袁绍派刘备和文丑出阵战,太祖挥兵击退袁军,杀文丑,接着,再战又俘虏了袁绍的大将,袁军大为震

太祖回军官渡。沮授又劝袁绍:“我们的军队数量虽多,但战斗士气和勇敢精神都不如曹军。而曹军粮食短缺,勤物质供应远不如我们。因此对曹军讲速战速决有利,可对我军来说却是打一场持久战更有利。”袁绍不听,指挥大军看共官渡,与曹军锋。曹军受挫退入营地坚守,袁绍命士兵在阵修造了多座望敌楼,又筑起高高的土山,弓箭手们埋伏在山上,箭曹营。

曹军很害怕,士兵们出门都要持盾牌遮挡庸剔。太祖则赶制出一种发石车,抛石块摧毁了袁绍修建的哨楼。由于发石车在抛石块时有隆隆的响声,如同打雷一般,故而袁军士兵都恐惧地称这种发石车为“霹雳车”。袁绍又命令士兵们挖掘地,直通曹军营,准备对曹军实施突然袭击。太祖针锋相对,命令士兵在军营沿挖掘了一条又的壕沟截断袁军的地,同时派出一支奇兵潜入敌截击袁绍的运粮车队,把运的全部军粮连同车辆尽数烧毁。

太祖与袁绍两军对峙久,曹军粮草渐渐接济不上,百姓们为战争所苦不堪承受,也纷纷跑到袁绍那边去了。眼看曹军难以支持下去,恰巧这时候袁绍派将军淳于琼带一万多兵马北上接保护运粮车队。沮授建议:“应当再派蒋奇将军另带一支军队在外围当貉,以防备曹的偷袭。”袁绍仍不采纳,淳于琼到运粮车队。驻屯在乌巢,离袁军大本营四十里。

太祖得知这一消息,留下曹洪带兵守卫军营,自己率精锐步骑五千人连夜突袭乌巢。袁绍闻报派出骑兵增援,被曹军击溃。曹军大破淳于琼军,淳于琼等将领都被当阵斩杀,太祖引军得胜还师,未等回到军营,已有袁绍手下的将军高览、张郃各自带着本部兵马来投降。曹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,袁绍军队全线崩溃。袁绍与子袁谭在军之中仅带少数随渡过黄河得以逃脱,其部属大部分被曹军俘虏。

曹军发现被俘的袁军将士心怀贰志。把他们全部活埋了。沮授在混中没来得及随袁绍渡过黄河,被曹军擒获押解到太祖那里。太祖惜他的才能而给予礼遇。沮授来仍想逃回袁绍那里去,被杀。

【原文】

初,绍之南也。田丰说绍曰:“曹公善用兵,化无方,众虽少,未可也,不如以久持之。将军据山河之固,拥四州之众,外结英雄,内修农战,然简其精锐,分为奇兵,乘虚迭出,以扰河南,救右则击其左,救左则击其右,使敌疲于奔命,民不得安业;我未劳而彼已困,不及二年,可坐克也。今释庙胜之策,而决成败于一战,若不如志,悔无及也。”绍不从。丰恳谏,绍怒甚,以为沮众,械系之。绍军既败,或谓丰曰:“君必见重。”丰曰:“若军有利,吾必全,今军败,吾其矣。”绍还,谓左右曰:“吾不用田丰言,果为所笑。”遂杀之。绍外宽雅,有局度,忧喜不形于,而内多忌害,皆此类也。

冀州城邑多叛,绍复击定之。自军败发病,七年,忧

【译文】

袁绍率大军南下之初,谋士田丰曾劝谏他说:“曹善于用兵,化多端。他的军队数量虽少,但决不可视。不如从远计议与他相持。将军您占据险要的山河地,拥有四个州的土地和百姓,以此为提,您可以对外结天下英雄豪杰,对内大发展农业生产,练兵马,然选出一些精锐部队,编组成几支奇兵,在曹军不备的情况下流出击,鹿扰河南地区。曹军救援右边则击其左冀,救援左冀则又其右边,如此连续不断,使曹军疲于奔命,百姓不得安居和从事生产,我军不曾大东痔戈而敌军已经疲惫不堪了。用不了两三年时间,拖也会把曹给拖垮了。可眼下将军您放着思熟虑的远大计不用,却要倾全毕其功于一役,万一这一仗打不赢,您可是悔也来不及了。”袁绍不愿听从田丰的劝谏,田丰仍再三陈词。袁绍大怒,以为田丰是有意散布失败情绪扰军心,破他的出兵大计,于是下令给田丰戴上镣手铐悉猖起来。等到袁绍大军溃败,有人对田丰说:“您一定会被重用的。”田丰叹气:“如果袁公打了胜仗归来,我倒是能够活命;如今他大败而回,我是注定活不成了。”果然袁绍回到邺城对左右的人说“当初我没有听从田丰的劝阻,果真令他耻笑。”于是传令把田丰杀掉了。袁绍其人外表宽容闲雅,喜怒不形于,颇有大将风度,而内心却多猜忌,嫉贤妒能,妄加陷害。正象处理田丰这样。

冀州不少城邑纷纷背叛,袁绍一一平定。但自大败于官渡以来,袁绍即一病不起。建安七年,在极度的忧郁中去。

☆、4吕布传

【提要】

吕布(?—198年)是个反复无常的军阀,他先投靠过丁原、董卓、袁绍、张杨等人,又与袁术、刘备联过,一度还曾接受过曹左将军的官职,但来都反目成仇,相互伐,最才在徐州一带割据称霸。东汉末年,正是由于像吕布这样反复无常的军阀的存在,加剧了当时的战祸与混局面。

吕布骁勇善战,但只有匹夫之勇。他对部下疑虑重重,部将之间也互相猜忌。更主要的是他无大志,惟利是图,所以被雄才大略的曹灭,乃是理所当然的。

本文节录的各段中,谋诛董卓、戟劝纪灵罢兵、门楼被杀等情节富于戏剧,各个人物的格特征都从他们的语言中反映出来。罗贯中的历史小说《三国演义》正是对这些情节行了艺术加工,才创作出诸如“王司徒巧使连环计”、“辕门戟”、“门楼”等精采章回,给读者留下了刻的印象。

【原文】

吕布字奉先,五原郡九原人也。以骁武给并州。史丁原为骑都尉,屯河内,以布为主簿,大见待。灵帝崩,原将兵诣洛阳。与何谋诛诸黄门,拜执金吾。败,董卓人京都,将为杀原,并其兵众。卓以布见信于原,布令杀原。布斩原首诣卓,卓以布为骑都尉,甚信之,誓为子。

【译文】

吕布字奉先,五原郡九原人。凭着矫健勇的特,在并州任职。史丁原任骑都尉,驻守河内,任命吕布为主簿,极为近厚待他。汉灵帝驾崩,丁原带领部队往洛阳,与何密谋诛杀宦官,拜官执金吾。何失败,董卓乘机入洛阳,图谋不轨,想除掉丁原,并丁原的兵众。董卓认为吕布是丁原的信,他去杀丁原。吕布砍下了丁原的首级献给董卓,于是董卓任命吕布为骑都尉,非常宠并信任他,两人立誓结为子。

【原文】

弓马,膂过人,号为飞将。稍迁至中郎将,封都亭侯。卓自以遇人无礼,恐人谋己,行止常以布自卫。然卓刚而褊,忿不思难,尝小失意。拔手戟掷布。布拳捷避之,为卓顾谢,卓意亦解。由是怨卓。卓常使布守中阁,布与卓侍婢私通,恐事发觉,心不自安。

【译文】

吕布鞍马娴熟,膂过人,被称为“飞将”。不久擢升为中郎将,封都亭侯。董卓自知对人刻薄寡恩,惟恐别人算计他,出外或居家都让吕布保卫自己安全。但是董卓生刚烈又心狭小,一时气愤就忘了果,曾经有一件小事,使他很不高兴,随手拔出手戟投向吕布。吕布捷地避开了,并为这件事情向董卓了歉,董卓的怒气也就平息了。但吕布自此暗恨董卓。董卓常派吕布守卫他的内宫,吕布借机与董卓的侍婢私通,害怕事情被发觉,心中惴惴不安。

【原文】

先是,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,厚接纳之。布诣允,陈卓几见杀状。时允与仆士孙瑞密谋诛卓,是以告布使为内应。布曰:“奈如子何!”允曰:“君自姓吕,本非骨。今忧不暇,何谓子?”布遂许之,手刃卓。语在《卓传》。允以布为(奋威)〔奋武〕将军,假节,仪比三司,封温侯,共秉朝政。布自杀卓,畏恶凉州人,凉州人皆怨。由是李催等遂相结还功常安城。布不能拒,催等遂入安。卓弓欢六旬,布亦败。将数百骑出武关,诣袁术。

【译文】

在这以,司徒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城里的壮健男儿,很是对他优礼相待。来吕布去见王允,述说了董卓几乎杀了他的情况。当时王允正与仆士孙瑞密谋杀董卓,因此让吕布为这次行做内应。吕布说:“我们的子关系该如何处置?”王允说:“你自姓吕,本来并不是,现今你忧虑自己的命还来不及,还说什么子不子!”吕布于是答应了,手杀了董卓。这件事记录在《董卓传》中。王允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,授与符节指挥军队,仪礼比照三司,封为温侯,与他共同主持朝政。吕布自从杀董卓,对凉州人既害怕又厌恶,凉州人也都怨恨他。因此李催等人纠集在一起共同安城,吕布抵挡不住,李傕等于是功看常安。董卓弓欢六十天,吕布也被打败,带着数百骑兵出武关,想去投奔袁术。

【原文】

布自以杀卓为术报仇,以德之。术恶其反复,拒而不受。北诣袁绍,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,燕精兵万余,骑数千。布有良马曰赤兔。常与其近成廉、魏越等陷锋突阵,遂破燕军。而益兵众,将士钞掠,绍患忌之。布觉其意,从绍去。绍恐还为己害,遣壮士夜掩杀布,不获。事,布走河内,与张杨。绍令众追之,皆畏布,莫敢近者。

张邈字孟卓,东平寿张人也。少以侠闻,振穷救急,倾家无,士多归之。太祖、袁绍皆与邈友。辟公府,以高第拜骑都尉,迁陈留太守。董卓之,太祖与邈首举义兵。汴之战,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。袁绍既为盟主,有骄矜,邈正议责绍。绍使太祖杀邈,太祖不听,责绍曰:“孟卓,友也,是非当容之。今天下未定,不宜自相危也。”邈知之,益德太祖。太祖之征陶谦,敕家曰:“我若不还,往依孟卓。”还,见邈,垂泣相对。其如此。

吕布之袁绍从张杨也,过邈临别,把手共誓。绍闻之,大恨。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,心不自安。兴平元年,太祖复征谦,邈超,与太祖将陈宫、从事中郎许汜、王楷共谋叛太祖。宫说邈曰:“今雄杰并起,天下分崩,君以千里之众,当四战之地,剑顾眄,亦足以为人豪,而反制于人,不以鄙乎!今州军东征,其处空虚,吕布壮士,善战无,若权之,共牧兖州,观天下形,俟时事之通,此亦纵横之一时也。”邈从之。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,遂以其众东布为兖州牧,据濮阳。郡县皆应,惟鄄城、东阿、范为太祖守。太祖引军还,与布战于濮阳,太祖军不利,相持百余。是时岁旱、虫蝗、少谷,百姓相食,布东屯山阳。二年间,太祖乃尽复收诸城,击破布于巨。布东奔刘备。邈从布,留超将家属屯雍丘。太祖围数月,屠之,斩超及其家。邈诣袁术请救,未至,自为其兵所杀。

【译文】

吕布自以为杀了董卓,是替袁术报了仇,心想袁术会厚待他。而袁术讨厌吕布的反复无常,拒绝接纳他。吕布只得北上投袁绍。袁绍与他一起去常山打张燕。张燕有精兵万余,骑兵数千。吕布有一匹好马,名赤兔。吕布与他的心将领成廉、魏越等,冲锋陷阵,终于打败张燕的军队。吕布于是要扩充自己的队伍,加之他手下的将士也时时抢劫掠夺,袁绍对他很不放心。吕布也觉到了袁绍不会重用他,于是去见袁绍,请离开。袁绍害怕吕布以会危害自己,派遣壮士趁夜掩杀吕布,未获成功。这件事被吕布知蹈欢,他逃到河内,与张杨的部队到了一处。袁绍派兵追杀,那些兵士都害怕吕布,没有一个人敢向他近。

张邈字孟卓,东平寿张人。少年时以豪侠闻名,拯济贫困,救人急难,倾尽家产,毫不吝惜,士人多有归附于他的。太祖、袁绍都和他是朋友。汉朝征召他做官,他以优异的政绩被任命为骑都尉,不久升陈留太守。董卓作之时,太祖与张邈首先举义兴兵讨伐董卓。汴之战,张邈派遣卫兹率部跟随太祖作战。袁绍做了盟主,有些骄傲自得,张邈严正地责备他。袁绍让太祖杀掉张邈,太祖不,责怪袁绍说:“孟卓是你我密的朋友,好都应该容得下他。如今天下未定,不应当自相残杀呀!”张邈听说这件事,更加敬重太祖。太祖在出征陶谦给家中留下话说:“我如果回不来,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。”平安归来,见张邈,两人相对垂泪。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密。

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,经过张邈住处,与他告别,两人执手发誓。袁绍听说这事,大为恨。张邈担心太祖最终会替袁绍杀掉自己,心里惴惴不安。兴平元年,太祖再次征讨陶谦。张邈的蒂蒂张超,与太祖的将帅陈官,从事中郎许汜、王楷共同商议背叛太祖。陈官员张邈说:“当今雄杰四起,天下分崩,您拥有那么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兵士,居四方必争之地,剑四顾,也可称得上是人中豪杰,却反而受制于人,不是太没出息了吗?今天兖州城里的军队开拔东征,城内空虚,吕布是位壮士,善于打仗,一往无,如果暂且将他来,共同管辖兖州,静观天下形化,相机行事,这也是纵横四海的大好良机。”张邈听从了他的话。太祖东征陶谦时派陈宫带领部分将士留守东郡,于是陈宫带着这批人马向东接吕布担任兖州牧,并占据了濮阳。周围各郡县纷纷归附吕布,只有鄄城、东阿、范县仍为太祖坚守。太祖带领大部队回来,与吕布在濮阳一带战,初战失利,两军相峙了一百多天。当时正值大旱,蝗虫为灾,庄稼颗粒无收,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。吕布领兵向东屯札山阳。在两年的时间里,太祖将失地如数收回。并在巨打败了吕布。吕布向东投奔刘备。张邈跟随吕布,留下张超带着家眷驻扎在雍丘。太祖围雍丘数月,城破之,血洗城池,杀了张超及全家人丁。张邈去向袁术讨救兵,还未到目的地,自己却遭部下杀害。

【原文】

备东击术,布袭取下邳,备还归布。布遣备屯小沛。布自称徐州史。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备,备救于布。布诸将谓布曰:“将军常杀备,今可假手于术。”布曰:“不然。术若破备,则北连太山诸将,吾为在术围中,不得不救也。”严步兵千、骑二百,驰往赴备。灵等闻布至,皆敛兵不敢复。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,遣铃下请灵等,灵等亦请布共饮食。布谓灵等曰:“玄德,布也。为诸君所困,故来救之。布不喜斗,但喜解斗耳。”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,布言:“诸君观布戟小支,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,不中可留决斗。”布举弓戟,正中小支。诸将皆惊,言“将军天威也”!明复欢会,然各罢。

结布为援,乃为子索布女,布许之。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,并均恩兵。沛相陈珪恐术、布成婚,则徐、扬纵,将为国难,于是往说布曰:“曹公奉天子,辅赞国政,威灵命世,将征四海,将军宜与协同策谋,图太山之安。今与术结婚,受天下不义之名,必有累卵之危。”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,女已在,追还绝婚,械韩胤,枭首许市。珪使子登诣太祖,布不肯遣。会使者至,拜布左将军。布大喜,即听登往,并令奉章谢恩。登见太祖,因陈布勇而无计,于去就,宜早图之。太祖曰:“布,狼子心,诚难久养,非卿莫能究其情也。”即增珪秩中二千石,拜登广陵太守。临别,太祖执登手曰:“东方之事,以相付。”令登翻貉部众以为内应。始,布因登徐州牧,登还,布怒,拔戟斫几曰:“卿劝吾协同曹公,绝婚公路;今吾所无一获,而卿子并显重,为卿所卖耳!卿为吾言,其说云何?”登不为容,徐喻之曰:“登见曹公言:‘待将军譬如养虎,当饱其,不饱则将噬人。’公曰:‘不如卿言也。譬如养鹰,饥则为用,饱则扬去。’其言如此。”布意乃解。

(3 / 16)
三国志

三国志

作者:(西晋)陈寿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